《農場大物報到》Gleyber Torres 駕到 暨 洋基球場新防護網視野影響報告

自從 培根蛋 出生後,過去每到球場必拍照的我,不僅望遠鏡頭常是備而不用(有個嬰兒掛在胸前實在沒有砲管的容身之處),就算能偷空按幾下快門、拍攝對象也往往是身邊的小鬼而不是場上的精彩比賽。過去一年多,我僅有在 2017年母親節當天和 小璇 請了假,一個人到場去見證 Derek Jeter 的背號退休典禮,當然也是把握機會大拍特拍了一番。而第二次的假單,就是在比賽前幾小時才臨時送出,為了到場見證備受矚目的農場大物 - Gleyber Torres 首度在大聯盟先發出賽的盛事。

算算過去這十多年,所有成為球迷關注焦點的新秀初賽,我幾乎沒有缺席過。從早年的 Phil Hughes 和 Joba Chamberlain(以先發投手身分出賽的初登板),到近年的 田中将大、Luis Severino 和 Aaron Judge,我從來沒有錯過第一時間來確認「廣告是否和內容相符」的機會。也因此當我在週六晚得知 洋基 終於準備叫上 Gleyber Torres 時,我立馬透過聊天探探 小璇 口風,推測准假的可能性頗高後,打鐵趁熱,迅速遞上假單。

當天的先發投手,也是幾年前初登板時刮起一陣旋風的 Luis Severino。這是我近三年前(2015/8/5)在他生涯初登板賽所拍攝的照片。
沒有打算要待完整場比賽、也不見得會待在座位上(難得的機會當然要趁機在球場四處走走逛逛有啥新鮮玩意),因此我一開始就打算鎖定最低價的球票。一度也考慮要購買去年 洋基 甫推出、期待吸引新世代球迷進場、沒有劃位、但隨球票會附上一杯飲料(12 oz 的非進口啤酒、百事旗下非酒精飲料或是礦泉水)的 Pinstripe Pass。如果是對上 藍鳥 的比賽(洋基 從去年開始引進其他球場行之有年的「票價分級系統」),Pass 的售價是美金25元(部份賽事只要15元),考量球場的飲料均要價不斐, 買張 Pinstripe Pass 算是相當划算的選擇。

不過反正從家裡到球場,地鐵順暢行駛的話僅需半小時,從沒打算準時到場、只求不錯過當天第八棒的 Gleyber Torres 大聯盟首打席的我,保守估計至少可以「錯過」整個第一局,大概抓個二局下前到場的出發時間就差不多了。在 StubHub 上撐到開賽前不到20分鐘時,終於讓我等到了一張約莫是票面價對折的球票(自從 洋基 和 StubHub 上演大和解後,球迷不像過去能撿到那麼誇張的便宜了),快速完成結帳工作,確認收到電子票券 QR code 後,在距離比賽開始大概還有十分鐘左右時,我扛著相機和好久沒上工的望遠鏡頭出門看球去。

這裡要給各位可能不是住在紐約、但計畫要來 洋基球場(或是 花旗球場)看球的朋友一個忠告,那就是...

千萬不要相信「紐約地鐵(或是巴士、或是火車)準時可靠」這種鬼話(新裝設的「即時動態到站時間表」也僅供參考)

昨天那場比賽,也是 洋基 自1989年9月29日至今,近30年來首度全體先發球員皆未滿30歲。
平日已經讓我要能準時上班和接小孩全只能靠人品的紐約地鐵,每逢週末的路線更動和車輛間距調整,更是完完全全在挑戰每一位紐約客的耐心極限。花了約莫半小時才好不容易等到 D車,到了球場外又是一片人山人海等著安檢的盛況,能不花超過五分鐘的時間就通過安檢和驗票,我只能對自己數年前申請球場快速通關服務、以及 洋基球場 從去年開始增設 Gate 4 快速通關入口的決定(早年要一路沿著球場外牆繞到和地鐵站隔著球場遙遙相對的 Gate 2 才能使用),懷抱著感恩的心。

掃了手機螢幕上的QR code、小跑步穿越 Great Hall 進入到觀眾席區,此時近況火熱的先發三壘手 Miguel Andújar,才剛揮出一支左外野方向的二壘安打、正要繞過一壘。沒錯,我就剛好在 Gleyber Torres 準備走上打擊區時,才好不容易驚險進到了球場。

年僅21歲又130天大,Gleyber Torres 是繼2005年以20歲又330天稚齡出賽的 Melky Cabrera 後,最年輕解開「大聯盟出道」成就的球員。從這張照片看來,他昨晚應該是開心(緊張?)到睡不著覺。
看著觀眾不尋常的熱情反應,就可知道有不少人都是衝著這位備受期待的新秀而來。或許是急著求表現、又或者是因為腎上腺素分泌而過度興奮,Jaime Garcia 對他投出的五球中,Torres 追打了三顆沒進到好球帶的四縫線速球(兩次揮棒落空,一次打成界外),只選掉了一顆外角偏低的滑球,最後揮空一顆時速 81 英哩的滑球遭到三振出局。

而接下來的三次打擊機會,Torres 除了先是錯過一次一出局、一二壘有人的打點機會,打了支結束該半局的雙殺打外,還打了一支界外飛球在一壘附近被接殺,以及不甚深遠右外野飛球同樣被接殺。

看來期待每個人都有和 Aaron Judge 和 Tyler Austin 一樣的生涯首打席表現,是有點過於苛求了。

近兩年前(2016/8/13),我們有幸在現場見證了 Aaron Judge 生涯首打席就開轟的壯舉。
加上前一棒打者 Tyler Austin 也是生涯首打席就開轟,「背靠背」的兩人一同成就了史無前例的紀錄。
既然這場比賽,純粹是為了 Gleyber Torres 而臨時起意前來,加上又沒有帶著 培根蛋,於是乎我可以比較悠閒地在場中隨意逛逛,趁機好好研究一下在休季期間新加設的防護網,究竟對觀戰視野和拍照角度會造成多大的影響。之前曾經在個人粉絲頁上發表過淺見,不贊成 洋基(和其他之前並未延長護網的球隊)延長防護網覆蓋球員休息區、甚至是一路延伸到接近內外野交界處。我的理由很簡單,過去曾經看過一個統計數字(現在突然找不到原文,找到一定補上),發生在大聯盟球場中和界外球相關的球迷受傷案件,因為爭搶球而意外摔傷或是擦傷的事件佔了壓倒性多數,如果把真正被球擊傷的案件數量拿來除以球迷進場總人數,那意外發生的比例低到比被雷擊的機率還低。當然,我覺得球迷、尤其是小朋友在球場的安全很重要,但是父母在選擇座位區時,是不是也應該要把界外球這個因素考慮進去,避免選擇「高風險」區購買球票? 至少我在有了小孩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再度確認自己的季票座位不是落在高頻率界外飛球區內(還有離親子廁所夠近)

延長護網後,除了幸運坐在球員休息區正後方的球迷,不再能像過去一樣和球員互動(大家應該都看過球迷沿著休息區頂棚將球滾給球員簽名、還有球員攻守交換時將球拋給球迷的畫面)外,就連坐在場邊第一排的球迷,也不再能伸手進場「撈」球,更別提所有坐在一樓內野區座位的球迷,過去想要不受護網干擾視線還可以避開不選本壘後方的座位,而現在卻怎麼樣都逃不出護網的包圍。

當然,對於喜歡拍照的球迷來說,護網的存在也會讓相機自動對焦系統面臨極大的挑戰,誰都不樂見想要捕捉一個場上的精彩瞬間,後來一看才發現相機對焦竟是在護網上的烏龍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

把握這場比賽難得的機會、並好好利用萬里無雲的好天氣讓鏡頭的對焦馬達能活動一下筋骨,整場比賽,我就不斷地在測試不同的拍照角度、以及適合的拍照地點,希望還能讓我找到一個不至於受到護網影響太大的黃金角度。而結論呢? 如果你拍攝對象是在打擊區中的打者、捕手或是主審(先別笑,難講沒有人是衝著主審來看球的)的話,就別掙扎了,只要你的座位是在第一層看台,護網將會如影隨形地跟著你。打者身高夠高的話,只要退到地勢較高的走道區拍照,大概還勉強能拍到一顆「乾淨」的頭(像是試拍照中身長兩米的 Aaron Judge)。不過要是換成是穿鞋身高172公分的 Ronald Torreyes 的話,那你就真的 out of luck 了。

打者的打擊準備姿勢,和身高因素一樣,也會決定你是否能至少拍到一顆沒被遮擋的頭。假設如果兩個身高一樣的打者,一個人採用 Ken Griffey Jr. 的高站姿,另一人採用 Rickey Henderson 的弓身、甚至是 Jeff Bagwell 的 蹲馬桶 馬步 站姿,就會有著截然不同的結果(從拿來舉例的球員就能看出筆者的年紀...Orz)

能不能「部分」避開防護網,全看拍攝對象的身高、和打擊準備姿勢而定。
同樣的角度,身長兩米的 Judge 「頭過肩也過」。
身高198的 Power 99 當然問題也不大。
身高185的 Gleyber Torres,就勉強只有頭能超過護網高度。
身高雖然比 Gleyber Torres 略高(188cm vs 185cm),但是因為打擊準備姿勢的關係,
前一晚生涯初賽就打下三分打點的古巴超級大物 Lourdes Gurriel Jr.,反而是連頭都硬生生被護網擋住。
不過當然那些可以負擔場邊第一排座位的朋友(或是交到好朋友、幫好老闆工作的幸運兒),倒也不用擔心太多,因為和護網的距離夠近的緣故,相機應該是可以「閃過」護網而取景不受影響。但我想絕大多數會讀這篇文章的朋友,應該都不會坐在那樣的座位才是(筆者也坐不起...QQ),所以這測試報告,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的。

至於打算進場來拍攝投手的朋友,恭喜你們,新加裝的護網並不會對拍攝投手的視角造成太大的影響,主要是因為投手丘本身有高度外、和護網間也有一段距離。某些角度可能會有護網鋼纜剛好「劃過」投手下半身的狀況,不過整體而言對照片構圖的影響較小。真要龜毛起來,想用影像後製軟體「去護網」,難度也不算太高。唯一會明顯受到護網影響的角度,還是在本壘正後方處,而那也是一直以來都有護網存在的區域。

如果要拍攝投手的話,雖說護網還是難避(投手丘會被部分遮擋),但至少不會影響到拍攝主題。
稍微往三壘方向移動,拍攝投手的視角同樣沒什麼大問題。
如果是要從本壘後方拍攝投手,就很難避開護網的干擾(隱約可見護網鋼纜垂直切過畫面)。
不過因為護網和投手丘有段距離,只要光圈設定不是太小,前景的護網幾乎可以無視。
對於拍攝打者和投手的測試,差不多告一段落後,還有另外一點我最在意的,就是拍攝場上活動時可能受到護網影響的程度。一般而言,洋基球團舉行活動時,喜歡把司儀講台設製在本壘和主場休息區之間,不過我對於拍不到 Michael Kay 和 John Sterling(洋基御用的萬年司儀)這事並不會太在意,所以就先不管講台了。作為拍攝重點的活動的主舞台,則都是安排在投手丘和本壘間的內野草坪上。
前年舉辦的世界大賽冠軍20週年紀念活動,典禮舞台就設置在投手球正前方。
去年母親節當晚舉辦的 Derek Jeter Night - 隊長球衣退休典禮,一干洋基名將合照的地方就在投手丘正前方。
雖說之前針對拍攝投手的測試,得到了「影響不大」的結論。不過典禮舉辦地點並非在投手丘上、少了那10英吋的高度,而是在投手丘前方,並視情況朝本壘方向延伸,這麼一來,照片受到護網干擾就是完全無法避免了。如果像是 A-Rod 前年那場除了被大雨打斷外、比起洋基球場舉辦的其他類似活動也相對「草率」些的退休典禮,所有儀式全都在本壘旁完成,那恐怕還是直接放棄拍照記錄比較乾脆些。
2013年的 Mariano Rivera Day 活動,Mo 發表演說的地點幾乎就快到本壘了。
以今年球季護網設製的方式,這樣「乾淨」的照片是絕對拍不到的了。
換到今天的洋基球場,整張照片應該都會佈滿隱約可見的黑網格。
在做出結論前,我最後再測試兩個我也算是蠻常拍攝、兩者有些相似的角度。分別是從一壘側捕捉打者衝上一壘的畫面,以及洋基球員在攻守交換過程中,進到休息區內時和球迷互動的記錄。沒有意外地,這絕對是受到護網影響最大的拍攝角度,而就算不提對拍照的干擾,護網的存在,也讓球員不像過去一樣可以輕鬆地把球拋給指定的球迷、或是利用休息區頂棚將簽名球「滾」給球迷了。
這個角度當然絕對是逃不出護網的手掌心。
拍攝一壘線上的攻防戰,也明顯受到護網的影響。
如果想要拍攝行雲流水的甩棒 + 跑壘起步動作(例如 鈴木一朗 有名的「打了就跑」),護網的存在也是相當有礙觀瞻。
如果上述狀況剛好是你到 洋基球場 想要拍攝的畫面,那我的建議,就是直接換到三壘側(客隊休息區後方)的公共走道去拍,雖說畫面的下半部應該還是會有三壘側的護網入鏡,而且球員八成是背對著你(除了正坐在休息區中朝場中看的球員外),不過這麼一來,至少可以避免整張照片全被惱人網格覆蓋的狀況。

拉拉雜雜地講了這麼多,如果要總結我對各位球迷未來到場拍照的建議,我想大概就是這樣...

  • 想要直接避開絕大多數因為護網所造成的拍照困惱,避免坐第一層看台(Field Level)就搞定囉。省下的錢可以拿來買好幾個 Lobel's 牛排堡吃吃~

  • 如果真想坐第一層,那就只能坐場邊第一排。因為和護網的距離夠近,相機鏡頭可以「見縫插針」,搞不好還能邊看球邊和 Lady Gaga 擊掌。


  • 或是... 直接放棄拍照。
    看球就是來享受氣氛的啊,「拍照紀錄生活」,真的過譽了。



現場拍攝照片之幻燈片秀(flickr 相簿連結



延伸閱讀:
The Future is Here... Luis Severino 駕到
by RICH / August 7, 2015

田中将大 參上!Masahiro Tanaka's Yankee Stadium Debut
by RICH / April 14, 201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