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C 鄉野傳說之流言終結者》 「能在家洗衣服」是成功的象徵?


一直以來都有想要動筆(敲鍵盤)寫這系列文章的念頭,不過該企劃總是因為其他種種原因而被擱置,最近正好因緣際會在 YouTube 上看到了一段 三立新聞台【消失的國界】的影片,被下了一個在紐約打滾的朋友們、看到應該都會很有感的標題:《「能在家洗衣服」是個成功的象徵?》,也引發了臉書上不少朋友的討論,不管是同在紐約的人互相取暖,或是不在紐約的朋友好奇詢問事情真相如何,總之這「很有事」的標題,的確是成功了引起了關注,肯定也吸引了不少的點擊,也算是達到了它被創造出來的最重要目的。

不過究竟這句話有幾分真實度?才是這「專欄」想要探究、分享的重點。

我想大多數的朋友,都從影集或是電影中,觀察到了紐約客其實很依賴所謂的 自助投幣式洗衣店,而許多浪漫的邂逅、豔遇、美麗的誤會(像是不小心拿到前一位使用洗衣機的 正妹/帥哥 遺漏的貼身衣物,或是發現某位正在等洗衣的陌生人剛好在讀自己很想讀的一本書)都在這樣本身相當不浪漫的場景中展開。

沒錯,真實的紐約的確是如此,尤其是在人口密度較高的 曼哈頓 島上,絕大多數、恐怕有超過八成以上的人,都無法在家中安裝 洗/烘衣機,而需仰賴共用的投幣式機器。不過其中至少有一半左右(很可能比例更高)的人,其實並不是使用自己所住建築外的洗衣店,而是使用公寓大樓絕大多數設置在地下室的公共洗衣間。為了提供等待洗衣的人一些娛樂(畢竟電影中描述的豔遇都只是娛樂效果),大樓的佈告欄啊、住戶自由捐贈的圖書或是桌遊啊,通常都是整理在鄰近洗衣間之處,因為在樓層中上上下下難免有時會忘記時間,如果沒有在機器使用完畢後第一時間把衣服拿出來,除了很可能會造成其他住戶的困擾外,也有可能被一些「比較趕時間」的鄰居直接從機器中拿出來隨意放置,當然有時也有失竊的顧慮,因此還是自己守在現場比較保險。

想像一下在這種天氣下還要出門洗衣服,會多麼讓人想懷疑人生。
由於紐約的冬天太過嚴峻,冬天還得踏雪、拖著沈重的洗衣籃或是推車、迎著寒風走到自己所住建築外的洗衣店,實在不是什麼讓人心情愉悅的事,因此很多紐約客在找房子時,除了交通方便外,前幾順位的選項中,多半都有所住大樓內要至少有公用洗衣間的要求,而我當然也不例外。算算在紐約也住了15年的我,在這段不算短的時間中,只有一年多的時間,是住在一間建築內沒有附設公共洗衣間的公寓,而距離最近的自助洗衣店,走路大概是五分鐘的時間,聽起來很像不太糟糕嘛?你或許會這麼覺得,不過我為了這五分鐘的路程,咬牙買了我之前一直很抗拒的「大媽購物標配」折疊鐵絲網推車,而那一年多的經驗,也讓我更堅定了未來租房或是買房,就算公寓內沒有、大樓內也肯定要有洗衣房這點,是絕對不能妥協的!

說到這裡,你或許差不多準備要下結論了,『沒錯!能在家洗衣服就是成功紐約客』,先別急,影片中所謂的「在家」,指的是在自己所住的公寓和台灣大部分住家一樣有自用的洗/烘衣機,上面所提的大樓公用洗衣間並不符合標準,不過其實這部份是至少需要一些背景資訊和對紐約住房歷史和趨勢的了解,才能真正做出結論的,而也是我這篇文章真正的重點所在... 嗯,我知道這「破題」破的有點久,果然是人年紀一大就嘮叨了起來。

為了好好討論這「流言」,我們得先了解一下,為何紐約市大多數的住宅建築都不能允許各戶安裝洗/烘衣機?

首先,紐約市、尤其是曼哈頓,絕大多數的建築,其實都相當的「有歷史(老舊?)」,這裡有個數據,應該可以讓大家對究竟「有多老」,有個概念:

紐約市現有住宅建築的年紀中位數,是接近人瑞標準的 90歲,而且這還是兩年多前的統計,現在這數字應該是 92歲(2019年底)了吧。這麼驚人的數字,主要除了「歸功」於紐約在20世紀前20年那爆炸性的人口成長(20年間成長了63%)所創造出的需求外,撇開人為的因素(在建築維修養護上的習慣、觀念和投資),當然也因為紐約市並不需要像台灣一樣擔心地震、氣候也沒那麼潮濕(美國的建築還是相當仰賴木材),才能有這麼多「長壽」的建築存在。

而建築普遍高齡,差不多就能解釋為何沒有家家戶戶都有洗/烘衣機的原因,由於大量建築設計建造時間早於家用洗/烘衣機全面普及的時間,當時的管線設計並沒有將每戶都會有洗衣機這有短時間內大量用水/排水需求的現代化家電之因素考慮在內,而紐約市這些人瑞級建築最常也最害怕遇到的問題,通常都和排水管線有關,讓管線負擔加重,絕非大樓管委會所樂見的。另外也有一說(大多數的紐約客都會這麼跟你說,不過其實這多半並非主因),是當時的建築結構/構造設計,並未考量洗/烘衣機這種會定點製造高速震動的載重。不管真正原因為何,結果就是絕大多數的老建築,管委會都不會允許住戶安裝私用洗/烘衣機。

不過有些老/中古公寓大樓還是會同意部分住戶自行安裝洗/烘衣機,通常前提是你的單位要剛好很方便將排水管線接到大樓的主要管線系統中,不過那樣的單位就會比同一棟大樓中其他單位來的貴嗎?答案多半是否定的。

讀到這裡,你或許又會說,『那就買新房子不就得了?反正新房子肯定比較好』,但偏偏傲嬌的紐約客,就不這麼認為。

在紐約找房子,你絕對不會對一個名詞感到陌生,那就是「prewar building(戰前建築)」,基本上絕大多數以紐約為場景拍攝的電影或是電視劇,主角群中肯定有人是住在符合這標籤的公寓或是獨棟住宅中,而不是全都住在那鋼骨、玻璃帷幕、大面落地窗的現代建築中。對許多人來說,「prewar building」代表著紐約的魅力所在,有歷史的建築在時髦的住戶巧手打扮下,呈現了一股帶著濃濃雅痞風的理想中產階級住宅空間。當然,如果描寫的是那個紐約的名門望族,他們也肯定是住在類似座落在 Park Avenue 上、傳奇的 740 Park Avenue 般的 Art Deco 風格大樓中,或是因為 約翰藍儂 的悲劇而聲名大噪、座落在上西城面對中央公園的 Dakota Apartments 那種類型建築中,走出直達電梯後走進其間,彷彿長達一世紀的時間都凍結於此,那種大隱於市的貴族氣,好似從打開公寓大門的瞬間就一股腦地向外噴發。

Pre-war,顧名思義就是建造於二戰前的建築,約莫介於1900~1939年間,回頭去看當時的建築風格,的確是比所謂的「postwar building」,也就是建造於二戰後到1990年間的建築,來的更有風格、更不那麼「複製貼上」、似乎也更那麼有個性些。儘管選擇「prewar building」、對於財力沒有大到可以買下獨棟 brownstone 來進行內部大改建(像是紐約前市長 Michael Bloomberg 在上東城的私宅)的中產階級來說,就代表著得要接受一些無法克服的「不便」,像是恐怕無法擁有自己的洗/烘衣機,但前仆後繼想要搬進這些「老房子」中的人還是大有人在。在一個理想的住宅區中擁有一戶美麗的 prewar 公寓,對很多人(甚至是絕大多數的紐約客)來說,是遠比住在擁有個人專用洗/烘衣機的公寓中更值得開心、甚至是拿來炫耀的事,『這(得和他人共用機器)"很紐約" 不是嗎?』,恐怕有不少人會這麼跟你說。

另外,紐約市、尤其是曼哈頓的開發密度本就極高,一些被追捧的住宅區(生活機能好、公共空間品質高、學區一流... 等),早就沒有太多可供開發的空地或是可被輕易收購、改建成新住宅大樓的老舊建築,因此在紐約租房或是買房時,會鎖定要找全新建築的人,除了一些非自住的投資客外(非自住的話全新大樓比較不會需要擔心一些隱藏在牆內、因為人不住在裡面不易第一時間察覺、會因為時間長而暴露的危機),其實比例算是相當的低,又加上紐約本就是高齡建築居多,因此耗資百萬或是數百萬美金置產,卻還是只能跟其他住戶共用洗衣間的案例比比皆是。反倒是一些在所謂「新興住宅區」開發的新大樓,雖說家家戶戶都能自由安裝洗/烘衣機,但大樓所在地點的生活機能或許尚未完善,反倒不會是許多租客/買家的第一選擇,更別提紐約的都市規劃法規中有明定對於「強制提供可負擔性住宅」的要求,許多看似奢華的新大樓,其實內部都有兩成以上的所謂「affordable units(可負擔性居住單元)」,許多紐約客都會跟你抱怨,要能符合申請那些房租有上限和調漲管制的公寓的標準,基本上就代表你肯定要有其他未報稅的「檯面下」收入才能符合標準又生活在紐約, 但只要符合申請標準,就能住進一戶『能在家洗衣服』的公寓中,這難道代表該住戶就比住在 Park Avenue 上某 prewar building 中、只能使用公用洗衣間的的居民來的成功?

很像話也不能這麼說?

對於非常介意自已要和陌生人共用 洗/烘衣機 的人來說,可能願意付出相對高的代價來換取能在單位內自行安裝機器的自由。不過也有很多人,是習慣使用到府收送的洗衣服務,或是將洗衣納入定期到府做清潔的雇工的工作內容中,而不需自己動手。又或者是在權衡其他各項因素後,選擇將其他考量放在影響最終購房決定的較優先順位中。

敲鍵盤敲到這,可別誤會我是要來指責受訪者的說法稍欠思慮,畢竟媒體本就喜歡從訪問中找出可能最具爭議性、最會引起觀眾點擊興趣的「quote / click bait」來作為影片標題,「標題黨」的做法也無可厚非。雖然我不認識影片受訪者,但光從影片中的介紹,他們也的確是有著令人欽羨職位和居住品質、『薪水高一點點的上班族』(引用受訪者說法),以他們的狀況來說、還有同為台灣人的習慣(普遍應該還是認為新房比舊房好),加上自家中擁有洗/烘衣機的確很有可能是他們在選擇買房時的主要考量,所以這樣的說法(如影片標題所述)或許也沒有太大問題,但我只是單純想要趁機整理一下一些非身處紐約、尤其是曼哈頓的朋友,比較沒機會接觸到的資訊,也方便以後如果有親友看到該影片向我求證時,能提供一個比較完整、全面性的回應。


........................................................


後記 / 補充說明:

舉我個人在紐約的住房經驗為例,我們在紐約的前七年,都住在一棟位於 晨邊高地、哥大校園附近的五層樓 prewar(建造於1920年)電梯(但只有一部)建築中,大廳中還有幅題有 徐志摩 之名的水墨畫作(真偽我就不清楚了),住戶含同住在大樓中的管理員一家人,不超過35戶,那是棟磚砌外牆美到成為許多電影電視劇拍攝場景的可愛建築,不過建築老舊的室內、人瑞級的管線系統(我們後來搬離就和某晚爆了水管有關),實在是說不上現代化,更不用想說會有甚麼私人使用的 洗/烘衣機 了。但我們自從搬離後卻一直心心念念想要找機會搬回去,可惜因為種種客觀因素而無法如願。

接下來我們搬到了一棟距離 時報廣場 只有步行三分鐘距離、原來作為飯店使用、同樣是 prewar 建築(建造於1924年)、卻有12層樓 250戶以上住戶的住宅大樓,住了五年的時間,不同於前一棟公寓只有一位管理員負責照顧住戶,這棟大樓光是固定的員工就有將近20人的龐大陣容。雖然是棟近百年的建築,有著和其他同年齡建築一樣的問題(這次我自己沒有爆水管,倒是有個熟識的鄰居爆了),但飯店式的管理和先進的電腦系統和住戶交流電子平台,讓住戶在日常生活中很難明顯感受到因為建築年邁而帶來的不便,加上座落地點距離紐約中城幾個交通樞紐(巴士總站、時報廣場、中央車站 和 賓州車站),基本上都是步行可達,所以即便同樣也無法安裝私人 洗/烘衣機(公共洗衣間在地下室),但和其他同區的嶄新建築相比,房價並沒有任何遜色。在我們因為小朋友即將出生,短時間內無法在該大樓中或是周邊區域找到適合的公寓而搬離時,該大樓正要進行大廳和每層樓公共走廊的改裝工程,工程完成後,房價更是水漲船高。

接下來的第三間公寓,因為家中多了新成員後針對室內空間和周邊公園綠地的考量,我們搬回了 晨邊高地。住的還是棟 prewar 建築(建造於1899年),不過這次不僅是真的住在了一棟120歲高齡、建造於19世紀的建築中,也是我在紐約十多年來,首次住在無門房也無管理員的非電梯建築中(建築只有三層樓),這也首度給了我需要走出公寓大樓才能洗衣服的經驗。不過有趣的是,雖然比起前兩棟大樓來說、這棟建築歲數又更長了些,但因為房東剛做過大幅度的室內裝修,所以建築內部的管線和消防系統,反倒是三者間最現代化的。而房東當時也提到了他和其他兩位屋主(一層一戶),有要在地下室增設共用洗衣間的計畫。

之後因為房東突然需要搬回紐約,我們在住了一年半左右後,搬進了同在 晨邊高地、也是我在紐約十多年來所住過最接近全新建築的公寓大樓中。那是一棟共10個住戶、屋齡僅四年左右的六層樓建築,這也是我們第一次擁有安裝「非室內循環之真抽油煙機」(還是台灣之光櫻花牌的)的廚房。嶄新的建築當然少掉很多擔心管線會出問題的困惱,超級寬敞的電梯也讓我們在搬運大型家具時省了不少拆裝的麻煩,不過卻總是覺得那建築少了那麼一點個性。

又過了一年後,我們搬進了現在的公寓中。這是棟總共有約125住戶、12層樓的電梯大樓,也是我們在紐約所住過的唯一一棟 postwar(建於1962年)建築。沒有 prewar 建築(通常是 Art Deco 風格)的優雅具特色,也沒有當代建築(90年代後建造)的摩登便利,我其實一直蠻抗拒搬進無趣的 postwar 建築中。不過現階段的考量,除了交通 生活機能和開放空間外,還多了學區、單位平面使用規劃彈性 建築公共設施(簡單舉例 prewar 建築比起 postwar 建築較難有屋頂開放空間)上的考慮,即便在開始看房子時,我的內心還是極度偏向選擇 prewar 建築,不過最後還是和現實妥協,搬進了一棟除了紅磚砌外皮算是 postwar 建築中少見溫暖元素外、建築設計上也沒甚麼特別值得一提之處、洗衣服也還是只能仰賴在地下室中的公用洗衣間的公寓大樓。看房當時我們的選擇,也包含一些客觀條件差異不大的嶄新建築,或是可在單位內安裝洗/烘衣機的 postwar 建築(印象中在我們鎖定的區域中沒有看過有此彈性的 prewar 建築),但最終綜合多方考量下,我們做出了自認最合適的決定...

分享我個人的經驗,其實只是要強調一個我想絕大多數人都很清楚的觀念,那就是... 

事情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