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7 天的等待



耐心等待,看來已經成了作為 王建民 球迷的必修課。

距離上次親眼看見他踏上大聯盟球場的投手丘,已經過了 1,327 天。當時的他,身穿的是鮮紅色的華盛頓國民球衣,背號也還是那在台灣家喻戶曉的 #40。歷經漫長復健、離開熟悉的環境、從牛棚重新出發、終於再度得到證明自己的機會,以先發投手的身份,站上了 Nationals Park 的投手丘。

幾年過去了,從 Toronto、Buffalo、Louisville、Charlotte、Lawrenceville、Waldolf 到 Tacoma,他陸陸續續在許多小聯盟、甚至是獨立聯盟球場中都留下了足跡。一直以來熟悉的鼓勵和讚美、也慢慢變成了挖苦和嘲笑的聲音,要他放棄以大聯盟為目標、乾脆回中華職棒發展的評論,更成了 PTT 各大棒球相關討論板、每當轉發他的相關新聞時總會看到的「常駐」推文。不過就當大多數人都認為他距離大聯盟越來越遠、夢想 也漸漸成為 痴想 時...

他,卻又再度強勢回歸。

永不言退,他徹底以身作則。

再度出現在洋基球場的牛棚中,只是位置從右外野換到了左外野
連續兩天到場,最大的收穫,卻只是遠遠看到他短暫出現在牛棚中練投,還有捕捉到球場大螢幕上短暫秀出「WARMING IN THE BULLPEN... 67 WANG-RHP」字樣的鏡頭,始終盼不到牛棚大門打開、身穿67號球衣的他朝投手丘慢跑而去的畫面。為了不讓自己留下遺憾,四連戰的最後一場比賽,也將是我連續到場的第三場賽事,我決定購買客隊牛棚正後方第一排、而且還是要在距離牛棚投手丘較遠的 239區中的座位,就因為我認為從這裡是最適合拍攝正在牛棚中熱身的投手。放棄一向習慣的區位、較為舒適的座椅(Bleachers 的座椅基本上就是一條條金屬長凳)、更要三不五時冒著被工作人員制止的風險、趴在座位前方的女兒牆上窺探牛棚中的動靜。眼看著步調頗快的球賽就將進入最後三局,越等越心急的我倆,終於盼到了一絲希望。

七局中攻守交換時,洋基球場依照911事件後的慣例播放起 Kate Smith 版本的 God Bless America,而音樂開始前,球場司儀也會要求全場觀眾和球員起立並脫帽。這時兩隊不在場上的球員都會走出休息區,沿著護欄外圍站立,而牛棚中待命的投手、捕手和教練們,也會從室內的準備區走進牛棚中,脫帽轉身面向界外標竿後方的美國國旗站立。原本想說一整場比賽都捕捉不到王建民的身影、至少可以在這準備區全淨空時得逞了吧,結果竟然還是不見身穿67號球衣的他。

「或許他已經開始在甩毛巾熱身,所以才會沒有和其他隊友一起走出來吧?」
我半開玩笑地跟難掩失望的 小璇 說道。

結果似乎被我矇中了?

  

從他出現在牛棚中的那一刻起,我倆的心思就完全沒放在比賽上了,只是不斷尋找機會紀錄他在牛棚中的一舉一動(如果長時間一直趴在女兒牆上拍照的話,會引來工作人員的關切,所以得好好拿捏分寸),並期待著牛棚通往球場的大門,在這場比賽中會有開啟的機會。

踏上牛棚投手丘後還不到五分鐘,皇家教練團終於決定換下剛又被擊出安打的 Ian Kennedy,將七局下、一出局、一二壘有人的難題,交給上次出現在 洋基球場、要回溯到 洋基 最近一次奪下世界大賽冠軍的2009年球季、職業生涯從未在正式比賽中對陣過 洋基 的王建民。當他朝著已經慢慢開啟的牛棚大門走去的一瞬間,我們長達1,327天的等待,也終於正式畫下了句點。

他,真的回來了。

從客隊牛棚到投手丘,這短短300多英呎的距離,跑了這麼多年,才終於到達
看著相機觀景窗中的他,慢慢走上投手丘後,我放下相機,一把拎起放在腳邊的背包,轉頭催促正在用手機錄影紀錄的 小璇。

「快!我要趕到三壘側去近距離紀錄他的投球。」
我早就擬訂了一個一旦確定王建民會上場投球就要即刻執行的拍照計畫,分秒必爭。

已經不曉得在洋基球場度過幾百個夜晚的我,迅速在腦中畫出一條從 Section 239 到 Section 124 的最短路線, 然後拿著相機、揹起背包、就是沒命地狂奔。一路上有好幾位工作人員對我表達關切之意,回應他們我只是想趕去拍照的同時,我也不敢放慢腳步。雖說當時我腳上穿的是雙還穿舒適好走的健行靴,但是被拿來當跑鞋操也真的太難為它了,或許該說是難為我的腳了。好不容易抵達拍照的定點時,除了我已經喘到上氣不接下氣、一開始拍攝的幾張照片都因為手震而只能刪除外,近期缺乏鍛煉的腳掌和小腿肌肉,還真不是普通的痠痛。

「盼了這麼久才盼到這一刻,我怎麼能因為跑太慢而錯失拍攝紀錄的機會呢?」

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動作、熟悉的球場... 陌生的球衣
接下來的時間,我就是不停地重複進行「按快門 - 檢視成果 - 調整手動設定 - 按快門」動作的無限循環,既然我所支持的 洋基 已經領先,這比賽對我來說也沒什麼好掛慮的了,倒是眼前站在投手丘上、聚精會神地看著捕手打出暗號的後援投手,才是讓我決定連續三天到場苦候的原因,我當然要想盡辦法地用相片,幫這漫長的旅程做盡可能完整的紀錄。

「嘿,你說那是我知道的那個 Chien-Ming Wang 嗎? Wanger?」
身旁兩位看球時啤酒不離手、看似有幾分醉意的白人球迷,看著正在面對 Gardner 投球的王建民,其中一位提出了疑問。

「我看到大螢幕上的照片時也嚇傻了,他還在大聯盟?」驚魂未定的友人搭話。

「Damn! 真的是他,投球動作騙不了人的~天啊!」
他那極為戲劇化的反應,讓我都忍不住轉頭看了他們一眼。

「這些年他去哪了?」

「記得他曾經...」

他們接下來的談話,被現場球迷的鼓噪聲給蓋過而無法聽清楚,但我想我應該很清楚知道他們談話的內容將如何發展,而每個曾經在凌晨時分緊盯球賽轉播的朋友,應該也都有同感。

時代的眼淚,只不過換種語言來描述。

被近況火熱的 Castro,敲出一支正好落在外野草坪前緣安打的瞬間
這些年他去哪了?

我想我應該可以幫忙解答這個問題,不過這可能得花上不短的時間,而且還需要一張美國地圖的幫忙。但那一個又一個連老美都不見得聽過的城鎮名,從來都不是這故事的重點,他的肩膀、他的腿、決不言退的鬥志、與論的風向、和社會的期待,沒錯,社會的期待,才是讓這個原本只是個球員輾轉在小聯盟球隊中尋求重回大聯盟機會、在美國職業棒球圈其實並不少見的故事,變成了台灣家喻戶曉的勵志傳奇。

所以,我無法保證我不會在口述這故事時多少加油添醋,因為這段故事中有我太多的情感羈絆、太多回憶、太多開心與失意牽扯其中。再加上自己就住在作為這故事的主要舞台之一的城市中,自從2005年移居紐約後,就不曉得在洋基球場中度過了幾百個夜晚,參予過幾乎所有對 王建民 來說具有重大意義的比賽,更是讓我佔了關心劇情推演的前排座位,當然也難免當局者迷。

不過,他在洋基球迷和紐約客腦中所留下的印象、對我的生活和周遭環境帶來了多少影響,比起其他不像我這般幸運、得隔著一萬兩千多公里的距離為他搖旗吶喊的球迷來說,我不免會有較為深切且第一手的體會。

個人的感想,說太多就淪於矯情了,而在過去幾年動筆寫過他的零星幾篇文章中,我想我也已經把想抒發的感觸大概都說過一輪,那就此打住吧。

洋基在這個球場的第一場比賽 (一場熱身賽),是由他投出了第一球,不曉得他自己是不是還記得這段故事?
當天洋基的先發打線中,曾經和 王建民 當過隊友的,就只剩下開路先鋒 Brett Gardner 和當天傷癒歸隊的 Mark Teixeira,而就這麼巧,他們兩人在這場比賽的七局下半,先後站進了打擊區,面對2009年球季後就不曾站上洋基球場投手丘的王建民。和 Gardner 纏鬥到滿球數後、一顆沒進到好球帶的92英里伸卡球讓洋基擠成了滿壘,被下一棒打者 Castro 打出正好越過內野防線的安打失掉一分後, 緊接著上場的 Teixeira 則被一顆93英里的伸卡球三振出局。

0.2局的投球中,投出兩次保送、被打出一支安打、也送出一次三振。雖然失了兩分,但沒有自責分。表現或許差強人意,但是對於曾親眼見證、也完整參與他洋基王牌投手光輝歲月的我們來說,能在他投出的22球中,看到那麼一點穿越時光隧道而來的靈光一閃,真的也足夠了。就算今天的他沒有動輒95+MPH的極品伸卡,但最重要的是,他證明了自已仍有在棒球最高殿堂生存的本領,也證明了他當時選擇不放棄,並不是懦弱、拒絕認清事實的鴕鳥心態,而是不顧一切都要實現夢想的無懼。

重新回到棒球最高殿堂的他,最信賴的武器,依舊是那 Andy Pettitte 口中他見過最棒的伸卡球
在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沒有機會、最好及早放棄、回亞洲掏金的三年後,他又重新回到了這個舞台。而那個 Andy Pettitte 口中、他所見過最棒的伸卡球,雖然球速不若當年,但依舊是他最信賴的武器。

「An ultimate weapon, like Johan Santana and his changeup,」
Andy Pettitte 在 2008年一篇 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的文章中曾這麼說過。

「It's the best sinker I've ever seen.」

Now pitching for the Royals,No. 67,Chien-Ming Wang
身為球迷,我們總會被這種東山再起的故事給吸引,因為除了這類型故事通常都是高潮迭起、充滿戲劇張力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常常都能從中獲得啟發、得到重新面對自己生活中困境的勇氣。

這激勵人心的故事,未來的發展將會如何,我想包含 王建民 在內,都沒有人可以有把握地做出精準預測。不過光是看到改穿67號球衣的他,再次站上洋基球場的投手丘,無懼地面對距離60英呎6英吋外的大聯盟頂尖打者,相信自己絕對有能力和他們在同一個水平上競爭、完全信賴自己即將投出的伸卡球時,他,就已經是個無庸置疑的勝利者了。

雜音當然永遠存在、亂流也在所難免,但除了他之外,沒有任何人,能質疑他夢想的純度、和他為了圓夢的義無反顧。

這一幕,百感交集
十一年前,我在舊洋基球場為他忘情鼓掌嘶吼,因為那是甫移居紐約的我,思鄉情緒的出口。
十一年後,我在新洋基球場強忍內心激動,看著他從牛棚緩緩跑向投手丘...

因為他讓我再度見證了夢想的力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