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 Max Con NYC... 不就是雙球鞋嘛
March 27, 2016![]() |
「不過是雙球鞋嘛~」

當然,現場也會展出今年 Air Max Day 發行的限量鞋款,而且一雙還不夠、足足有三雙,分別由 HTM --- 藤原浩、Tinker Hatfield 和 Mark Parker 以 Air Max 系列為概念發想,設計出三款名為 Air Max LD-Zero H(H = Hiroshi Fujiwara)、Air Max 90 Ultra Superfly T(T = Tinker Hatfield)和 Air Max Ultra M(M = Mark Parker)的「官方認證拼裝鞋」。
![]() |
這人潮看似恐怖,但其實鏡頭只捕捉到真正在現場排隊等候進場人數的冰山一角罷了 |
![]() |
終於拿到這塑膠手環時,我們已經在隊伍中耗上大概45分鐘左右了 |
其實隊伍的移動速度並不算慢,走走停停大概一小時左右,我們終於來到了會場入口。等待進場的時間中,因為一直不斷在欣賞周遭鞋友腳上的球鞋,也忙著趁機灌輸球鞋歷史故事到小璇腦中的我,其實沒怎麼閒著。這麼一來,也讓等待的時間感覺起來比實際上短了許多。
「去年上市、極度花俏的 Air Max 95「Greedy」就是把該鞋款四個最經典的 OG 配色拼在一起的結果。」
「鞋舌上的白色鞋標繡著「3.26」紅色大字的 Air Max 1,就是 NIKE 在 2014 年為了慶祝 Air Max 1 的生日而發行的限量款式。」
我一廂情願地認為,小璇在這一個小時的排隊時間中,肯定是獲益良多。
![]() |
進入會場後,首先印入眼簾的就是這個牆面上標示著 Air Max 系列各關鍵年的「時光走廊」 |
![]() |
看得到卻摸不到的客製化雷射刻印 Air Max 90 的精美壓克力鞋盒,我們進場時該工坊早已停止接單了 |
![]() |
由其中一位女性「Masters of Air」借展的個人收藏 |
![]() |
在現場為鞋迷簽名的藝術家組合 Yok + Sheryo。 應該很想在此碰到鄉親的她,看到我劈頭就問「你是日本人嗎?」 |
![]() |
會場內販售有包含 atmos x Air Max 1「Safari」和 Air Max Zero 在內的多款 Air Max 鞋款的 SNKRS Store |
除了這些可以取得免費紀念小物的攤位外,會場中也有包含體驗 NIKEiD、並舉辦座談會的工作室 ; 提供免費球鞋保養服務的 Jason Markk 擦鞋區 ; 甚至還有讓女性鞋友(是沒說男生不行啦)能親身體驗、由美甲師幫忙畫上以兩天後(3/28)將發行的 Women's City Collection 設計為靈感的圖紋 ; 另外還有幾位以 Air Max 鞋款或是 NIKE 鞋盒作為創作元素的藝術家,在現場展示作品並說明自己的創作理念。
![]() |
陳列設計讓人印象深刻的 Air Max Vault!100雙經典 Air Max 鞋款一字排開還真是氣勢驚人 |
![]() |
這些鞋款你應該都不會感到陌生才是 |
宣布了暫居領先的鞋款後,兩位工作人員,搭配著陳列盒的互動式燈光,開始對現場觀眾講解起 Air Max 系列鞋款的故事。從 Air Max 1、Air Max 90、Air Max 95、Air Max 97、Air Max 360、Air Max 2014 Flyknit 到其實比 Air Max 1 更早被設計出來,不過受限於當時球鞋製作技術無法完全呈現設計初衷只能被忍痛捨棄、近30年後才在2015年終於「重見天日」的 Air Max Zero,都在兩位工作人員一搭一唱、無比默契地配合下被介紹出場。被這視覺效果震攝住的小璇,對 Air Max Zero 的態度也從一開始在場外初見時的不屑,變成突然很有興趣地研究起陳列盒上的解說,甚至還試圖要說服我打包一雙帶回家。
「不知道耶,被他們這麼一講覺得這鞋好酷。」她是這麼說的。
![]() |
atoms x AIR MAX 1「Elephant」成功保住領先,雀屏中選為明年 Air Max Day 的30週年紀念鞋款 |
![]() |
陳列設計暗藏玄機的 Air Max Vault,讓我們大開了眼界 |
畢竟我一直以來都是抱持著「買鞋就是要穿,不然鞋會哭泣」的態度,單單為了話題性而買回一雙自己不知如何搭配的鞋,實在不是我的作風,不然我前幾個週末就會每次出門逛街回家,都抱回好幾雙配色已經出到讓人眼花撩亂的 NMD 了。
![]() |
H-T-M Kitchen,以三位設計師的剪影作為空間設計的焦點所在 |
![]() |
我靠自己的力量壓製而成的 Air Max Con 金屬牌,四款金屬牌背面圖案同是 AIR MAX CON NYC 2016 字樣, 而正面圖案則分別為 Air Max 1、Air Max 90、Air Max 95 和 Air Max Zero |
但至少除了禮輕情意重的紀念品外,我們還帶回了滿滿的「回憶」。這說法乍聽之下或許煽情,但試問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如果也是位(或曾經是)「球鞋發燒友 Sneakerhead」,應該都能理解那種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曾經珍愛、費盡千辛萬苦入手的球鞋脫膠、發黃、甚至是環保材質鞋底自然分解而「死無全屍」的痛。在那個痛徹心扉的當下,除了眼前那攤謎樣粉狀物、和因為鞋底崩潰而鞋型扭曲的皮囊外(前些日子我家老媽還在國際電話中問我,要怎麼處理「曾是」我那雙當年和 藍心湄 打歌鞋撞鞋的原版 Air Jordan 9 鞋底的那攤粉),為入手限量球鞋而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究竟還剩下些什麼?
不就是「回憶」來著。
當天於 Air Max Con NYC 現場拍攝照片(flickr 相簿連結)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