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寸之間體現人類翱翔天際的夢想

人類之所以發明腕表
就是為了一圓翱翔天際的夢想...
在距今一百多年前的1904年
1847年創立於法國巴黎的 Cartier 的第三代傳人 Louis Cartier,為其飛行員好友 Alberto Santos-Dumont 設計了一支可以佩戴在手腕上的機械表,以克服在狹小且開放式的駕駛艙內不易從口袋中掏出懷錶對時的不便。這款在之後被命名為 Santos 的男用腕表被認為是世界第一支「量產」腕表,也是目前主流時計設計的濫觴 (瑞士錶商 Patek Phillipe百達翡麗 則是最早製作出客戶委託訂製、僅此一支的女用腕錶)

20世紀初期的飛行經驗和「浪漫」兩字是幾乎難以聯想在一起的,坐在狹小的開放式機艙內,飛行員得長時間忍受高空的低溫和機身的劇烈震動。在那個沒有電子輔助設備和先進導航系統的年代,飛行員唯有藉著錶 (這時多半還是使用懷錶)的幫助,才能夠掌握燃油使用狀況,並透過計時加上指南針、目視可見地標、地圖和時速...等資訊,來估算飛機所在位置以及和目標地的距離。

Louis Cartier 所設計的 Santos 腕錶,雖然有效解決了飛行中看錶不便的問題,不過由於當初以飛行作為興趣的人實屬少數,因此也少有錶商願意為屬於少數族群的飛行員製作專用計時器。於是當時多數飛行員,採用了一個說起來還蠻符合今日腕錶大錶徑設計流行的克難方法,那就是請鐵匠幫忙在懷錶上焊上了可用來固定長皮帶的錶帶扣,除了能將懷錶綁在手上方便對時外,懷錶的大錶面也讓飛行員在惡劣狀況下讀取更加方便。

巨大錶面、簡明易讀的面盤設計和可以不脫下手套就能操作的旋轉錶圈,就成了人類剛踏入飛行世紀時最主要的飛行錶設計準則。

起源於瑞士的 International Watch Company (IWC) 萬國錶,就針對了當時飛行員所需,在1936年推出了該廠牌首支飛行專用錶,也就是日後被收藏家稱為 Mk IX 的經典錶款。這款頗具時代意義的飛行專用錶,不僅有著方便飛行員可以輕易校對時間的旋轉錶圈,還採用了通過超低溫測試的防凍潤滑油、易讀的黑色錶盤、螢光指針設計、以及號稱可以不受電磁波干擾的抗磁機芯 (不同於IWC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推出的抗磁軟鐵殼技術)

隨著飛行相關科技的演進、飛機飛行高度和長距離飛行能力的顯著提升,飛行錶不只面臨了更嚴峻的溫差考驗,導航所需的大量電子設備也加速手錶的磁化,大大降低了飛行錶的耐用度。於是 英國皇家空軍 (RAF) 在二次世界大戰甫結束後,就決定訂做能符合新世代飛行要求的導航腕錶 (當時RAF所採用的天文導航 astro-navigation 方式需要仰賴走時精準且耐用的腕錶才能順利執行) ,而軍方代號 6B/346、簡稱為 Mk. 11 的理想 'Air Chronometer' (RAF在二戰後不久就全面棄用羅馬數字而改用阿拉伯數字, 所以真要講究起來的話其正確寫法應是Mk. 11而非常見的Mk. XI) ,就於1949年開始,成為新一代軍方天文導航 (astro-navigation) 用錶,開始其服役超過30年 (1981年正式除役) 的傳奇「軍旅生涯」。

英國皇家空軍配發的Instrument Manua(器材使用手冊)
要使用 Mk. 11 這個軍用代號,軍方委製廠商所設計生產出來的腕錶,需要滿足的主要條件有:

1) 配有停秒裝置、走時精準且耐用的機芯;
2) 軟鐵防磁錶殼設計 (不同於 Mk. IX 的機芯抗磁設計)
3) 防水不鏽鋼錶殼, 鎖入式錶鏡除了提升防水功能外更能避免駕駛艙突然失壓的狀況下錶鏡脫落的結果;
4) 黑色錶盤搭配螢光時標和指針。

當初接獲 皇家空軍 訂單製作 Mk. 11 的廠商,除了 IWC 外,還有同樣頗負盛名的 Jaeger Le-Coultre (JLC 積家) ,分別由兩個不同廠商生產的 Mk. 11,除了機芯分別為自廠的Cal.89和Cal. 488/SBr 外、由 英國皇家空軍 所主導的外型設計可說是大同小異。不過可能因為JLC的機芯並無採用防震設計的緣故,RAF 在1963年後選擇從一開始就使用 Incabloc 防震技術的 IWC 作為 Mk. 11 的唯一供應商。傳奇性的飛行名錶 Mk. 11,就這樣一直到1981年才被 皇家空軍 決定退役。

Mk. 11 的橫空出世,正式為飛行專用錶設下了重要的里程碑。其面盤配置、設計、防水抗磁能力...等,都成為我們現在相當熟悉、被各錶廠和收藏家奉為圭臬的飛行錶設計原型。不過如果真要選出在催生 Mk. 11 過程中對於決定其設計貢獻最大的一方,那恐怕不是兩間有著精湛製錶及研發技術的錶廠,而是負責訂定標準、並利用不定期維修手錶的機會持續為Mk. 11換裝升級、更透過無數次的飛行任務來實地測試Mk. 11在實際飛行狀態中表現的 皇家空軍 (RAF) 了吧。

分別由 JLC(左)和IWC(右)生產的 Mk. 11 ;
IWC 版本上加印的broad arrow (寬箭頭) 圖案表示該錶為 Government Property (政府財產) 。而圓圈中印著T字的圖案,則代表該面盤使用 tritium (氚) 作為螢光塗料的原料

以 Mk. 11 那讓人津津樂道的面盤和指針設計為例,用螢光三角形來取代數字12時標、並僅在面盤3、6、9、12點鐘處用螢光塗料畫上長方形標。以及進一步重新設計指針,以粗細、長短及平頭尖頭設計來凸顯時針和分針的差異,就是製錶師在得到 皇家空軍 方面提供的飛行員使用心得後,進行調整修改的結果,這也讓Mk. 11的面盤,在惡劣光環境下仍能被輕易解讀,而該面盤設計,更成了軍用飛行錶設計的黃金準則。

經過幾度演變的Mk. 11面盤設計...左至右分別生產於1949、1952、1963年
試圖延續 Mk. 11 的成功,IWC 於 英國皇家空軍 決定採用 Mk. 11 作為公配飛行錶的將近半世紀後,在瑞士機械錶終於走出在80年代被價廉物美的日本石英錶幾乎搶走所有市場的慘況、消費者再度把眼光放回一度式微的機械錶上的1994年,推出了內裝由 JLC 生產、自動上鏈的Cal. 884機芯,和 Mk. 11 外觀上唯一明顯可見的差別,僅有三點鐘方向新設置的日期窗口的後繼錶款 Mark XII。
間隔將近半世紀的經典再現...Mark XII
在可能是因為受到 JLC 機芯耐用度較差、維修成本較高的傳言影響,一代名錶 Mark XII 在上市僅僅5年後的1999年,就被可說是鐘錶史上最具知名度的軍用飛行風格機械錶 - Mark XV 給取代 (因為13和14這兩個數字在某些文化中都有不吉利的意義所以被刻意跳過) 。這個採用以ETA Cal. 2892修改而成的Cal. 37524機芯、錶徑也比 Mark XII 大出 2mm 的後繼錶款,更進一步鞏固了 IWC 在飛行錶發展史上難以取代的地位。

IWC經典平頭指針的末代之作?...Mark XV
Mark XV 所獲得的巨大成功,讓在2006年正式取代其市場地位的 Mark XVI,在推出前就受到錶迷的密切關注。繼 Mark XV之後又再度增大的錶徑,看來相當符合現今腕錶設計的主流審美觀,但是大幅更動設計的面盤和指針,卻讓許多傳統掛錶迷深感不滿。Mark XVI 不僅不再採用沿襲自Mk. 11的平頭式指針,面盤設計上更一口氣拿掉6、9數字時標,將日期盤底色改為和面盤一致的黑色。並取消三角標上方的長形螢光標示,而以三角形左右斜邊上各有一圓點的空軍圖示替代,面盤上的數字字體也改成較為 '圓滑' 的英式字體 (其實這種字體反而比較接近Mk. 11的設計)

2009年現行IWC Pilot's Watch Classics系列錶款
這些不可說小的改變在錶迷圈中帶來了正反兩極的意見。有人覺得 Mark XVI 的設計背棄了傳承自 Mk. 11 的設計風格,其中又以長菱形狀的新式指針設計最不受部份錶迷的青睞。但也有人認為 Mark XVI 相較於前代錶款,更接近IWC旗下旗艦飛行錶款 Big Pilot 的設計,反而是真正「原汁原味」的飛行錶風格。

對於上述這種說法,比較偏愛 Mark XV 平頭指針設計的我稍微做了一下功課 (這種偏愛從我為了找到手上這支有著平頭指針設計、但已停產的計時款飛行錶3706花了多少心血就可窺知一二) ,想要透過整理從中外網站蒐集而來的資料,針對這點做出反駁...

不同於由 英國皇家空軍用錶 Mk. 11 演變而來的 Mark系列,大錶徑並有著鑽石型錶冠的 Big Pilot 系列腕錶,其實是從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飛行員所佩戴的 B-Uhr 腕錶進化而來 (B-Uhr : Beobachtungs-uhr, 用英文可解釋為Observation Watch或是Navigator's Watch) 。B-Uhr 和 Mk. 11 在視覺上的最大差異,就是兩者錶殼大小相差甚巨。二戰期間德軍制式 B-Uhr 的標準錶徑為55mm,頗具特色的巨大錶冠也是為了方便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調整對時而設計。而二戰之後英國皇家空軍採用的 Mk. 11 錶徑則只有36mm左右,鎖入式錶冠的尺寸也遠遠不及 B-Uhr 的鑽石型 (又有一說為「洋蔥型」) 錶冠。除了尺寸上的明顯差異外,B-Uhr 不同於 Mk. 11 平頭指針設計的長菱形指針也是兩種錶款顯而易見的區別。

IWC 作為唯一曾經提供軍用飛行錶給 英、德 兩國的錶廠,先在二戰期間成為接受德軍委託生產 B-Uhr 的五間錶廠之一 (另外四間錶廠則為A. Lange & Söhne, Wempe, Laco 和 Stowa) ,二戰後又和 Jaeger Le-Coultre 共同生產 英國皇家空軍 委製 的 Mk. 11。所以旗下有兩個分別演變自兩種最具代表性飛行錶款的系列作品,不但沒什麼值得好大驚小怪,就我個人看法,這段歷史更是應該透過兩種錶款的區隔來傳承下去。

IWC在不同時期分別受英德軍方委託製造、符合不同時代需求的飛行錶
最右者就是二戰期間德軍委製的大錶徑B-Uhr
分別是有著 大錶徑、鑽石型錶冠、長菱形指針的 德系 Big Pilot 系列,和 中錶徑、扁型鎖入式錶冠、平頭式指針的 英式 Mark 系列。

不過 IWC 卻選擇在兩年前 Mark XVI 推出的同時,正式打破原本可用來區隔兩者的設計差異,讓旗下 Pilot's Watch Classics 系列錶款,全成了 英不英、德不德的 Mk. 11 + B-Uhr 混血兒? 難道歐洲強權拋棄成見、攜手合作共創歐盟美好未來的政經情勢,讓總部設於永久中立國瑞士的 IWC,也不得不選擇了「政治正確」的設計方向?

可能是我真的想太多了...


Related Articles :

七年前的一見鍾情
By RICH / July 27, 2008

佩戴著IWC Mark XV的左手放在Ferrari 250 GTO 的方向盤上
這樣的畫面不光是片中主角、我相信也出現在很多男性朋友的夢中...





2014 / 01/ 12 補充: 
於 IWC 的官方 Facebook 頁面上看到了一篇關於 IWC Mark series 的好文分享
在這裡分享給其他有緣讀到這篇文章的飛行錶同好們

An Ode to a Timeless Classic: The IWC Mark Series
By ILIAS YIANNOPOULOS / http://www.monochrome-watches.com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