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紐約大都會台灣日》,我的看法


最近終於有點受到台灣媒體關注,但其實已經連續舉辦十五屆的《Mets Taiwan Day/ 紐約大都會台灣日》活動,在2006年第二屆活動時,很巧地遇到了 道奇 作客當時仍服役中的 薛亞球場(Shea Stadium)、由 郭泓志 掛帥主投、更是他大聯盟生涯首度擔任先發投手的比賽。當年有幸參與活動的我,還以為 小小郭 先發是球團刻意的安排,想說 大都會 這樣的做法也太過貼心了吧,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好傻好天真。

筆者於 2006年第二屆《台灣日》活動所拍攝的環景照。
當時的 大都會 主場仍是已經拆除的 Shea Stadium,雖然中外野「大」螢幕上也秀出了國旗,外野草皮上甚至有原住民歌舞表演,甚至還有生涯首度大聯盟先發登板的 郭泓志,但絕大多數的台灣朋友似乎都不清楚有這樣一個活動存在?
和當時的規模相比,在風雨中走過十多年的《台灣日》,在氣勢上可說是壯大了不少,當然這一切都得感謝承辦人員不辭辛勞地奔走。我知道有不少人,都抱持著這活動八成是台灣政府用錢砸出來的看法,對此,我只想幫忙澄清一件事,這活動的主辦單位,向來都不是台灣政府,而是由球團方面主導,其他包含 台灣觀光局 在內的單位或是廠商,都只是協辦或是贊助。而前來開球的嘉賓,更是沒有收取出場費,交通住宿一切自理或是自覓贊助 (所以之前的開球嘉賓多半和紐約有地緣關係,或是正好有行程在紐約)

還沒滿兩歲半的 培根蛋,這已經是他連續第三年參與《台灣日》活動了。
所以各位陰謀論者,很抱歉,以台灣政府願意拿的出手的預算,是絕對無法讓 大都會 球團同意「被動地」辦這樣一個規模的活動(也請參閱發表於 運動視界 上的《九月份文生大叔信箱 2019週記之33》,所以那種要辦《台灣日》還不如給 洋基 辦(如果可以的話我拜託你趕快辦),或是有錢這樣花還不如拿去買球隊算了的發言,就真的不要出來秀下限了。

儘管對 蔡阿嘎 的認識僅限於典禮司儀和 小英總統 在影片中的介紹,但不少球迷都對登上大螢幕的 蔡桃貴 相當感到興趣。
對了,中外野大螢幕上的國旗背板(作為台灣觀光CIS標誌的背景)和 這次最具話題的「彩蛋」影片,都不是合約內容中約定的項目,這部分全是由球團主導、主動邀約府方提供素材,且並未因此向台灣政府收取額外費用 。政府方面越是積極配合,球團方面就越有機會提供球迷驚喜,例如這次 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 現身的影片(還播了兩次!另外一片 觀光局 的標準宣傳片則是本來就在活動 rundown 中),讓賓主盡歡。 老實說,如果之前的幾位領導人願意這樣配合,拍攝非宣教式或是樣板觀光宣導影片提供播出的話,主辦單位真的沒有理由拒絕。所以真正該提出的問題應該是,「為什麼之前沒想過可以這樣做?」,而不是質疑這一切都是錢砸出來的才對吧 。

蔡阿嘎 的強大粉絲觸及力和行前與 小英總統 的一系列合體造勢,也讓《台灣日》活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Photo Credit: Ying-Chih Wang
最後,如果有人不清楚這已經邁入第十五年的活動過去做了些什麼,但同時卻質疑這次為啥會找 蔡阿嘎 來開球,我只問一句,當年 李安 來開球時,你有關注過這活動嗎?現在你至少知道了這活動的存在。

很多時候想要國際友人看到自己,我們要先能看到自己人所付出的努力。

批評很容易,也絕對有其正當性,但請先不吝於給出該給的掌聲。這次那段讓許多人驚喜、事前高度保密的影片能順利播出,並且讓不在現場的朋友也能透過影音記錄和報導(該片段並沒有出現在球賽轉播的畫面中),得到同樣的感動,真的有太多不足為外人道的努力和辛酸。

以 台灣 的處境,沒人能保證下一次還能變出同樣的「魔術」,真的要好好珍惜...






留言